登录 | 注册

马钢股份公司设备“检修模型”的建设与探索

235

完成单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1

发布时间:2021-06-25

成果主要完成人

熊佑发、徐 林、徐兆春、周 全、陆 强、张 亮、王东戈、杨泉山

项目概况

检修模型(也称定修模型)是设备管理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核心,是以预防和预知状态相结合的贯穿设备管理始终的一种检修管理制度。检修模型主要由检修周期(间隔天数)、计划检修时间、生产工序组合、施工日期和检修负荷(许可投入的检修人数和项目委托数及其工日数)等五大要素构成,是追求设备状态相对稳定,降低生产风险的关键手段。 检修模型设定和计划编制,不仅是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源头,也是公司实现有序生产、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点检定修制、经营管理与价值创造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检验相关部门协同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公司预算体系特别是产销计划编制以及生产制造体系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条件,是公司设备管理系统一个纲领性文件,对相关管理具有牵引和倒逼动能。 因此,检修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下的检修计划极具先进性、创新性、推广性。通过模型涵盖的“五大要素”,升华了原先仅有开竣工时间内容的检修计划功能。 1、 检修周期的设定为今后若干年检修计划的编制与优化提供依据和指导, 马钢股份实施的“当年计划、三年发展、六年规划”战略发展规划正是基于该内容。 2、生产工序组合是将关联(相容、相斥)产线以系统的形式进行排布,形成一体化、关联化的检修模式,更为今后检修计划智慧排程打好基础。 3、检修负荷是为应对当前人工费用的不断提高,在计划发起阶段,通过编制高效的施工人员与工序组合,避免单位时间的人员冗余,与工序重叠或脱节, 为降低维修费用的支出提供先决条件。这一点上,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性转轨的钢铁企业尤为突出,马钢正在进行的远程运维与智慧制造最可见的成果就是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通过模型对检修负荷的控制,将大幅提升检修用工的效率。 对于一个长流程钢铁生产企业来说,检修模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