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大数据的计量设备拆回分拣精益化管控体系

197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杨茂涛、王 智、徐文林、黄 瑞、贺 星、申丽曼、李 鑫、曾伟杰、解玉满、王海元、杨 静、杨 方

项目概况

成果通过在国网湖南公司建立全省集中的电力计量设备拆回分拣体系,对全省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模块进行全量回收、处理、分析,提升企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技术难度 一是梳理并建立电能表等设备拆旧业务线上流程规范,开展设备末端拆回全量数字化管控;二是基于拆回分拣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设备质量深度分析与挖掘,达到运行设备质量监督与故障预警的目的;三是建立以拆回分拣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汇聚集成计量设备从采购到拆回的全寿命周期数据链,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价,提升计量设备生产、安装等前端业务质量。 先进性 补强设备末端环节管控,建成国内领先的省级拆回分拣中心。并基于拆回计量资产的省级集约建立运行计量设备质量分析平台,实现了电能表等三大类拆回设备的集中回收、检测、利旧、理赔、报废业务在线管控,在减轻市州公司分拣工作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规模优势、专业优势。 同时基于拆回分拣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开展多维度电能表故障分类统计与分析,深入挖掘电能表故障现象与故障机理之间的联系,利用大数据算法对批量故障开展预警,防止批量故障的发生。 创新性 1. 构筑拆回分拣信息化体系 基于拆回设备的省级集约及精益化管理,开展全省电能表等三大类拆回设备的集中全量利旧业务全流程在线管控,实现设备的合理拆回、充分利旧、规范处置,节约社会资源。 2.构筑设备全寿命周期数据链 基于拆回分拣数据,对接多系统业务流程,梳理集成多系统数据源,构筑故障现象数据库与产品质量数据库,建立故障电能表全寿命周期数据链,规范指导设备设计、生产、采购、安装等前端业务。 3. 建立设备质量监控体系 挖掘拆回表分拣检测数据价值,实现产品误差趋势、产品质量评价以及相关性的分析,实现90个供应商、14个地市以及10362个到货批次等维度的质量监测,为计量设备的运营及故障预测提供有效的支撑。 效益 1.社会效益 通过信息化系统并结合工程进度制定回收计划,堵塞拆回资产违规处置,累计回收设备1518.28万只,回收率由创立初期的79.81%提升至99.94%,拆回设备规范利旧、报废,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2.管理效益。 通过对项目资产回收进度监控,开展拆回资产逐只核验,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过程监管;通过开展异常资产逐只鉴别,建立误差、电表烧损等监控指标,开展对拆装业务质量的精准诊断,促进前端业务的改进提升;依托拆回分拣数据,建立计量设备运行质量分析模块,围绕运行设备隐患预警、资产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提升全省计量设备运维管理水平。 3.经济效益。 利用拆回分拣检测数据对设备进行分级分类,开展利旧、理赔、报废三类处置,拆回分拣工作累计产生经济效益8880余万元。 推广应用 该成果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可在电、水、气、热等能源计量领域大力推广应用,以提升真个行业的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水平。